自主學習、同理有愛、接軌世界
| 
     項目  | 
   
     說明  | 
  ||||||||||||
| 
     課程名稱  | 
   
     電繪設計與影像實作1+2  | 
  ||||||||||||
| 
     學校願景  | 
   
     培養能「定位自我」、「同理他人」、「理解世界」的未來公民。  | 
  ||||||||||||
| 
     開設年級及時間 (請勾選)  | 
   
     █高一 ;每週五第3~4節 □高三 ;每週五第5節  | 
   
     人數  | 
   
     □30 █35(實作課程)  | 
   
     上課地點  | 
   
     電腦3+美術2 數位體驗室  | 
  ||||||||
| 
     授課教師簡介  | 
   
     教師姓名  | 
   
     傅伯年、孫文達  | 
   
     █內聘教師 □外聘教師  | 
  ||||||||||
| 
     外聘教師簡介  | 
  |||||||||||||
| 
     課程理念與目標  | 
   
     台灣在本世紀的產業發展趨勢中,數位資訊領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鏈。 在數位資訊領域中,實際的執行製作與呈現方面,不論是網域設計、遊戲產業、新互動媒體的發展,數位美學能力是基礎工程的核心之一。 高一階段以[電繪設計與影像實作]培訓數位班學生基礎電繪及影片製作能力,並結合創意思考法、美感基本設計與實作單元,讓選修本課程的萬芳學生在實務操作中學會設計技能且有具體的實作產出,輔以分組分工的案例操作,累積高三時大學校系個人申請的相關備審作品。培養學生數位能力及美學素養,並具備問題解決、創意思考、小組合作、科技應用等職場需要的能力。  | 
  ||||||||||||
| 
     培養學生關鍵能力 (請勾選)  | 
   
     █問題解決 █閱讀理解 █創造思考 █人格陶冶 █社會參與 █科技應用  | 
  ||||||||||||
| 
     預期成效  | 
   
     產出的數位作品約七件,分別是名片設計、VI企業識別Logo、書籍封面設計、圖像插畫習作、雜誌廣告設計、海報設計、創意廣告片等。讓學生在創意實務課程中,體驗繪製、設計流程與案例的完成感。影像處理與影片拍攝、剪輯,故事發想改編、創意廣告片的製作及發表。 讓學生經由實作體驗影像世界的魅力,探索個人在數位資訊產業的發展興趣與未來升學的方向。  | 
  ||||||||||||
| 
     課程規畫與大綱(請依週次填寫二十週課程大綱) 
 
 
 
 
 
 
 
 
 
 
 
 
 
 
 
 課程規畫與大綱(請依週次填寫二十週課程大綱)  | 
   
     [109-1學期] 第一週:課程簡介與分組,向量圖與點陣圖應用與電繪軟體基本概說。評分標準。 第二週:入門1.=Illustrator工作區操作功能認識+web圖形選取、變形運用。 第三週:入門2.=圖形繪製路徑與編輯+背景底圖實作。 第四週:入門3.=繪製案例操作、圖層管理、圖形填充實作。 第五週:入門 4.=文字、符號工具實作+字體漸層與陰影製作。 第六週:國慶日連假。 第七週:實作單元1.A=名片設計。基本設計+美感規則。 第八週:實作單元1.B=名片設計。基本設計+美感規則。 第九週:入門5.=圖形描摹技法+遮色片運用。 第十週:入門 6.=創意思考法應用+圖形切片練習、版型設計基礎。 第十一週:實作單元2.A=VI企業識別Logo設計+創意思考發想、手繪草圖。 第十二週:實作單元2.B=VI企業識別Logo設計+數位圖形組合構成。 第十三週:實作單元2.C=VI企業識別Logo設計+數位完稿製作流程。 第十四週:實作單元3.A(分組製作)=書籍封面設計+創意思考發想、手繪草圖。 第十五週:實作單元 3.B(分組製作)=書籍封面設計+版面構成、數位繪製。 第十六週:實作單元 2.C(分組製作)=書籍封面設計+圖層編輯、數位完稿流程。 第十七週:實作單元4.A=圖像插畫描摹實作。圖像選擇、拍攝、描摹(金屬質感)。 第十八週:實作單元4.B=圖像插畫描摹實作。圖像描摹(金屬質感)。 第十九週:實作單元 4.C=圖像插畫描摹實作。圖像描摹、圖層編輯完成(金屬質感)。 第二十週:分組發表=各組簡報、學習成果發表。 [109-2學期] 第一週:課程簡介=影像製作、處理與軟體基本概說。評分標準。。 第二週:影像處理入門 1.=Photoshop工作區操作功能認識+web影像選取、處理與運用。 第三週:影像處理入門2.=影像處理功能操作+背景底圖淡化實作。 第四週:228紀念日連假。 第五週:影像處理入門 3.=案例複製修圖、圖層編輯管理、色彩強化與填充實作。 第六週:影像處理入門 4.=文字、符號工具實作+字體變形與陰影、暈光製作。 第七週:實作單元1.A=雜誌廣告設計。Web取材影像處理、基本設計+美感規則。 第八週:實作單元1.B=雜誌廣告設計。web取材影像處理、基本設計+完稿製作轉檔流程。 第九週:攝影入門1.=攝影觀念與技法,四種視角與光圈、快門、感光度的三角習題。 第十週:攝影入門 2.=攝影棚拍法打光實作+戶外拍攝補光技巧實作。 第十一週:實作單元2.A(分組製作)=海報設計。創意思考發想、拍攝或web圖檔運用實作。 第十二週:實作單元2.B(分組製作)=海報設計。版型構成、數位完稿製作轉檔流程。 第十三週:微電影入門1.=電影概論。角色故事(演員或人偶)發想、改編+「時間軸構成法」。 第十四週:微電影入門2.=影片剪輯概念與軟體操作說明+網路影片剪輯實作。 第十五週:微電影入門 3.(分組製作)=鏡頭語法實作+分鏡圖繪製、勘景。 第十六週:實作單元 3.A(分組製作)=廣告片拍攝。各組責任分工、分鏡圖完成+實拍。 第十七週:實作單元 3.B(分組製作)=廣告片拍攝。實拍+網路影片蒐集。 第十八週:實作單元 3.C(分組製作)=廣告片拍攝。影片剪輯實作。 第十九週:實作單元 3.D(分組製作)=廣告片拍攝。影片剪輯實作、完成後轉檔。 第二十週:成果發表=分組發表、觀摩互評。影片網路上傳 You Tube。各組衝點閱率。  | 
  ||||||||||||
| 
     教材來源  | 
   
     █自編教材 □選用 出版社 書籍  | 
  ||||||||||||
| 
     學生先備能力或修課須配合事項  | 
   
     (無則免填)  | 
  ||||||||||||
| 
     教材教法  | 
   
     講述法、YouTube影片、問題討論法、合作學習教學法、探索教學法、實作法、觀察法、發表教學法。  | 
   
     教學設備 (無則免填)  | 
   
     電腦、單槍投影機、iPad、相機、攝影腳架、行動電話  | 
  ||||||||||
| 
     教學資源  | 
   
     硬體:電腦教室、美術教室 軟體示範教學及剪輯協同教學需電腦教室。 軟體:Illustrator2020、PhotoShop2020、PhotoImpactX3、會聲會影X3  | 
  ||||||||||||
| 
     多元評量  | 
   
     階段性評量方式  | 
   
     系列實作評量、口語評量、學生相互評量、軼事記錄  | 
  |||||||||||
| 
     總結性評量方式  | 
   
     實作評量、學生相互評量、口語評量  | 
  ||||||||||||
| 
     校外參訪 (無則免填)  | 
   
     時間(週次)  | 
   
     地點  | 
   
     預期成效  | 
  ||||||||||
| 
     
  | 
   
     
  | 
   
     
  | 
  |||||||||||
| 
     成果發表 (高三學科類課程免填)  | 
   
     █靜態作品展 內容簡述:名片設計、VI企業識別Logo、書籍封面設計、圖像插畫習作、雜誌廣告設計、海報設計。  | 
   
     時間: 第20週之週五課堂時間  | 
  |||||||||||
| 
     █動態成果發表 內容簡述:各組發表[書籍封面設計簡報]、[創意廣告片]。  | 
  |||||||||||||